老年人为什么要检查听力
老年人为什么要检查听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衰减,听觉器官也是一样。人耳的结构十分精妙,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小问题都会引发听力下降,而老年人耳聋高发的原因主要是内耳毛细胞凋亡造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过程。
根据临床观察,40岁以后言语频率以上的高频听阈渐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60岁以上,听力损失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开型,70岁以上,听力损失呈全频下降型,80岁以上听力损失听呈平坦型,所以在每个年龄段对声音的损失情况不一样
那么,都有哪些原因会加速这一进程呢?
第一,噪音会使本来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处于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减少,导致听力下降;
第二,烟酒对听神经都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草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会使小血管发生痉挛,血流缓慢,粘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耳聋。日常饮食过甜、过咸及膏梁厚味的食物,都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引起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
第三,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也会影响听力;
第四,一些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听力;
第五,误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
从医学角度来看,听力障碍的发生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从第一次发现听力有问题到得到检查、诊断、康复,间隔可能长达几年或者十几年,等到发现影响日常交流时,听力障碍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了,结果错失了最佳的康复时机。
通过定期的听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听力状况,并针对听力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行干预,预防并缓解老年性耳聋,及时发现某些尚未有明显症状的全身性疾病(如中枢神经病变等)。
据不完全统计,一个成人,从耳朵不好到选配助听器,中间要间隔10年之久。这10年,可能会觉得别人只要大声点说话,我就能听到,没关系;年纪大了,耳朵不灵,没关系;我再等等,还能听,没关系……可是,真的没关系吗?其实不然。干预得越早,思维越敏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听力损失每下降10分贝,认知能力可能“早衰”4年。因此,即便仅为轻度听力损失,也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以便至大限度地保留大脑的认知功能。助听器等干预手段可以帮助弱听老人听到“丢失”的声音信号,维持大脑的听敏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