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h1077 发表于 2020-9-30 08:33:59

窥视最近的恒大风波(网转)

本帖最后由 oyh1077 于 2020-9-30 14:00 编辑


昨天,恒大地产发布公告:已经和1300亿战投中的863亿战投,签订了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恒大表示,近日,中国恒大已与持有恒大地产总额1300亿元的战略投资者进行商谈。
其中,恒大已于今日与持有恒大地产总额863亿元的战略投资者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明确战略投资者已同意不要求进行回购并继续持有恒大地产权益,且在恒大地产的股权比例保持不变。
剩余的437亿元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元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282亿元战投正在商谈中。这就是说,恒大66.3%的战投,已经愿意债转股了,从企业债正式转为普通股,恒大危机终于化解。
要知道,恒大3年前决定从港股回A股上市,引入了1300亿战略投资,补充公司现金流。当然这1300亿也不是做慈善的,人家图的是恒大回A股后连本带利赚回来。谁知这个借壳重组一卡就是3年,深深房A停牌遥遥无期。那1300亿急了,恒大和他们有回购协议,要是2021年1月31日还没在A股上市,就要退钱1300亿,外加分红137亿。要知道,恒大的战投可不是一般人,都是一些商业大佬: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广田控股董事长叶远西、安信信托董事长邵明安、嘉寓集团董事长田家玉等等。
那么,今晚传来的这个好消息就是:这些人愿意继续力挺恒大,同意债转股,这样,恒大就不会出现现金流断裂,许家印也不会倾巢了。毕竟,解铃还须系铃人。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恒大今天暴露出的问题,说到底,其实也不是恒大一家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可谓房地产商业模式的通病。
这个商业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三个字:高周转。高周转的商业模式,可谓此前房企盈利的不传之秘了:贷款—拍地—盖房子—卖房—抓紧回款赶紧拍地—再盖房子再卖,这是很多房企经营的底层逻辑。毕竟,在中国,开发商买地,靠贷款;盖房,靠贷款;在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黄金,周期越长,债务利息付出就会越高,所以他们必须加速周转,从拿地到开盘,时间一再压缩,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债务付息支出。但是,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在马拉松赛,持续跑出百米冲刺速度,地产商也一样,高周转总会因为一些不确定因素,而降低速度,导致马失前蹄,乃至摔跟头。这个不确定因素,对今天的恒大来说,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疫情冲击,可能是楼市降温,可能是上市放缓,等等。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恒大的债主都来催着还钱,那可就麻烦了。毕竟,恐慌是金融体系最可怕的敌人,即使是财务状况最好的企业,都顶不住挤兑和踩踏。三好在,今天恒大和战投们想出的这招四两拨千斤,把格局改变了。
这就是刚才说的:债转股!
什么叫债转股?债转股,一句话,就是把企业欠银行和战投的债务转换成股权,说白了,就是战投放债放成了股东。企业不再直接还钱了,而是还给债主自家的股票。利息怎么办?嘿,利息也可以变成了按股分红啊。
你也许会问,那银行和战投不是亏了?本来白花花的银子,变成了一堆股票?
且慢,你要知道,如果在企业困难的时候,逼债挤兑,真有可能把企业压垮了,一旦企业没了,还能还债吗?留得青山,才能赢得未来啊!更何况,恒大这家企业的总体情况还是好的,虽然现在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资金链不断,挺过难关,就可能焕发生机。
很多时候,事缓则圆,恒大这一招,也是缓字诀,拿时间换空间!
还记得吗,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国企经营困难,国家使出了“债转股”这一大招,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跟债务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股东。1999年那次债转股,做得挺成功:国有大企业剥离了不良资产,不再承担沉重的还款责任和巨额利息,缓了一口气,熬过了亚洲金融危机后那几年的艰难岁月,迎来了复苏。恒大今天使出的这一招,虽然和1999年的超级大招,没有可比性,但有一点相似之处:把债主变成股东,携手应对难关!希望恒大这么一招,能够闯过眼前难关,闯出柳暗花明!
四其实,不仅仅是恒大,现在,我们不少企业,杠杆率是比较高的,必须把杠杆稳住,慢慢降下来!那么,怎么解决这件事呢?一个办法,就是改变企业融资结构,减少从银行间接融资,而是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例,推动企业去杠杆、防风险。
整体上讲,如果每年全社会新增融资中,股本融资能占50%以上,形成债务融资、股本融资各50%的格局,那么我们企业的杠杆,就能根本上出现一个好的趋势,逐步降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恒大这个债转股的做法,未尝不是企业降低杠杆,一个有益的探索。
当然,债转股解决的,只是活下去的问题,企业要搞好,归根结底,还是要顺应大势,强化经营,升级换代,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窥视最近的恒大风波(网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