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5名试飞员35名顶级专家遇难,原因为何?
2006年预警机试飞实验,5名试飞员35名顶级专家遇难,原因为何?https://www.toutiao.com/a7071478247544062501/?log_from=8c12dd67e47e_1646615368568
预警机是大国对战中的空中作战指挥中心,利用将传统的雷达探测装置安装在运输机上的别样思路,实现雷达探测的可移动化,扩大探测视野,从而对作战进行全面部署。
自二战后,人们意识到预警机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所以预警机的研发不断完善,以我国为例,空军方面同步提高了预警机的探测里程数、加装了夜视强化系统,技术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越,然而这一切蜕变的背后却有着血与泪的代价。
2006年6月3日,当时新一代预警机空警-200在安徽某地执行试飞实验,然而最终该空警-200坠毁于安徽广德县某郊外,5名试飞员和35名电子专家全部遇难,令世人震惊。
这一次的试飞任务机密性极高,由军队高层组织,我军派出35名电子方面专家同乘,以便掌握电子设备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探测范围、数据精度和误差值。
为了解决以往探测过程中传输延时长、数据丢包和链路断线等问题,本次飞行计划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实现高高度、长航线飞行。
计划确认后,当日下午1时30分,试飞机与技术人员全面就位,试飞员驾驶着这架由运8改装的新一代预警机在安徽合肥肥东军用机场腾空而起。
从起飞爬升到达巡航高度后近2小时的航行过程中,飞机状态十分平稳,探测数据也清晰呈现在显示屏上,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建模,为技术专家提供方圆十几海里范围内的数据呈像。
突然,机身发生剧烈抖动,失速警报响起,飞行员发现操纵盘对飞机状态的控制能力明显下降。资深试飞员申长生立刻感受到这种抖动绝非常规的颠簸,“快速检查飞行数据”,他认为飞机某处一定出现了故障。
经过一番检查,明显发现速度产生了大幅波动,空警-200巡航时速应该在550公里左右,然而此时只有不到400公里/小时。
可是发动机功率没有减少,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出现了严重的积冰。面对毫无提示的警告系统,申长生只能通过经验判断当下的处境。
来不及考虑,申长生立刻接手操纵,建立飞机下降姿态,用以换取更多的动能。为了增速,这架空警-200以不亚于歼击机的俯冲姿态向地面冲去。
飞机姿态突然的改变让机上的探测技术专家们仓皇失措,伴随着突如其来的失重感,众人立刻系好安全带。
对于技术专家来说,飞行是他们的陌生领域,面对如此的情况,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将目光全部聚焦在机长身上。 下午4时许,这架空警-200进入低空区域,宛如一架空中拖拉机,噪声响彻天际。
地面上广德县的老百姓也听到飞机巨大的轰鸣声,纷纷跑出家门抬头观望,只见一架运输机在头顶呼啸而来。
试飞员眼看飞机向居民区逐渐逼近,在此迫降势必会造成地面人员和财产的巨额损失,但若是不迫降,前方就是山脉,全机组人员生还几率渺茫。
面对两难选择,试飞员果断以人民利益优先,用尽全力将飞机仰角带到最大,试图改变飞机接地点。
由于飞机姿态短时间内大幅改变,因积冰而变得脆弱的水平尾翼被气流冲击得瞬间折断脱落。因此,飞机还没接地,尾翼就出现了爆炸,导致飞机彻底失控。
而后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这架已经完全失速的空警-200坠毁在新塘村附近某座荒山上,机体一分为二,机头和机尾分别散落在山峰两侧。
作为军用预警机,其最大可携带油量可达20余吨,所以一触地后爆炸引燃了所有油箱,顿时山体之间冒出滚滚浓烟,就连周围的村民楼房都因爆炸的冲击波而震颤不已。
等到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已是遍地飞机残骸和烧焦的遗体,能够辨认的较为完整的遗体只剩12具,其余已经因为爆炸而支离破碎。
随后官方宣布5名试飞员和35名专家全部遇难,可见此次事故损失的不仅仅是一架新型预警机,更重要的是连带损失了多名优秀试飞员和技术专家,培养如此多的军界精英所需的时间和财力要远远超出任何现代化装备。
遇难者中,年纪最大的申长生烈士,是中国空军的首席试飞员,牺牲时为56岁,而年纪最小的秦澎烈士在牺牲时仅仅24岁。遇难者的级别更是横跨校尉到将军级,造成了我国预警机研究领域中坚力量的大幅损失。
如此严重的代价使得此次事件备受关注,为了还原事故原貌,给遇难者家属和百姓一个交代,调查工作高度细致,耗时近三个月才确认调查结果。
最终,新华社宣布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被认定为积冰影响导致的飞机失速直至坠毁。 想必了解飞行的人会知道,飞机的升力是依靠上下翼面的压力差产生,当积冰时,机翼的设计构型被破坏,升力迅速减少。
此外,积冰还会影响飞机的续航能力、气动数据、爬升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等,提高飞行员的操纵难度。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机械故障,调查报告指出,飞机的积冰警告系统和除冰装置同时失效,飞机多次穿越积冰区域却迟迟没有触发积冰警告。
这导致飞行员在积冰初期无法判断机翼是否积冰,而当飞机出现抖动时积冰层已逐渐深厚,此时已错过最佳处置时机。
再加上除冰系统故障,飞行员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通过下降以寻求高温区域化冰。可是携带厚厚冰体的空警-200根本无法化冰完全,更可怕的是低空气流要比高空更为不稳定。
最终,空警-200在乱流和积冰的双重干扰下坠向地面,坠机前一刻,试飞员为保障地面百姓安全,试图转向起伏更大而人烟稀少的山区,而非平坦的居民区着陆,直接放弃了迫降的机会。
除积冰外,这架空警-200出现严重超载,由于试飞实验需要,加装了多个机载测试仪器,使得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数吨,并且机载人数也超过了限定的30人。
超出重量限制如此之多,飞机所需的升力骤然增加,处于重度积冰下的空警-200再也没能安全着陆。
这起严重事故给我国新型军用机的试飞带来了惨痛教训,自此军方完善了试飞前检查,将所有机载设备的检查测试都纳入飞行前检查范围内
不过大国空军的前进脚步不会因此放缓,就在事故发生后四个月,空警-200的第三次试飞任务照常启动,包括年仅29岁的崔继先在内的十余名试飞员踊跃报名,此举对依然笼罩在坠机阴影中的官兵们是个巨大鼓舞,也推动了我国预警机试飞任务的正常进行。
如今,6.3事件飞机坠毁的山头被命名为英烈山,烈士们的精神一直驻守在这里,鼓舞和支持着一线奋斗的预警机团队。
70周年国庆阅兵,空警-2000带领着预警机队伍亮相天安门上空,想必此时无数处于一线的预警机研发人员一定泪流不止,因为夜以继日的努力让他们终于有机会对献身的先烈们说一句:“这盛世,如您所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