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 发表于 2022-3-29 16:39:31

可怜可怜我…老人在超市哀求:疫情3年,他们连正常生活都成奢侈

本帖最后由 龙猫· 于 2022-3-29 16:45 编辑

这段时间,吉林疫情让全国人民再次揪心。

就在上个周末,长春一位老人站在超市门口,哀求买菜的背影刷屏网络。

因为家中食物短缺,这位老人便自己下楼到超市购买东西。

疫情管控下,超市已闭门谢客,工作人员对老人说“用微信”。

老人把耳朵凑到门缝,问:“啥微信?”

又接连问道:“要上哪取?”、“用微信上哪取去?”

老人和超市人员的沟通陷入僵局,最后老人着急得没有办法,无助哀求道:

“你可怜可怜我......”


很多网友在看了这个视频之后都表示,太痛心了。

“听到老人说‘啥微信,微信去哪取’,瞬间眼泪掉下来。”


是啊,看着老人走向穷途末路,让人鼻子发酸。

然而,他不是唯一一个被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时代遗忘,而陷入无助的老人。

01▼
健康码,是这两年摆在老人面前最大的一道难关。

甘肃兰州,老人乘公交,因为没有健康码被司机拒绝。

他情绪激动地对着司机喊道:“我不是年轻人,我就是老人,你为啥不管?你为啥不让我坐?”

山西太原,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与司机在公交车上对峙:“什么码我都没有,你还能不让我坐车呢!”

司机回:“什么码都没有,那你等着吧!”


江苏镇江,拿不出健康码的老人局促地站在公交车上,最后在全车人的不满声中,黯然下车。

没有健康码——被社区工作人员拦在小区外的老人;被禁止进入商场的老人......

在疫情汹涌而来的几年里,这样的故事在各个地方不断上演着。

从公交车到地铁站,从交通到住宿,从城市内部的各个场所到城市间的流通……

健康码似乎已经成为了现代世界的准入证。

它将没有智能手机、不会打开流量、不懂申请健康码的老人们,隔绝在疫情下的社会外围。

但老人们缺的只是一张电子健康码吗?


2020年10月,四川华西医院发了一则通知:根据防疫规定,医院实行手机提前预约,取消现场挂号。

有些老人急得在现场大喊:“你们不能把我们拒之门外啊!”


选择手机预约,不再只是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节省人力成本、更高效快速、体现医院的现代化......

这无可指摘。

但取消人工挂号,全面推行手机预约之后,没有智能手机,不会认字、打字的老人们,该怎么办?

02▼
如果说上面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下面这个故事,则因为“生命”二字让人悲思。

2020年疫情暴发没多久,微博上出现了一个ID名为“老苏8811”的用户。

在凌晨2点半,他发布了一篇名为《武汉肺炎患者求助》文章。

在那篇文章里,大家知道了怎么回事:

他是武汉一名退休老师,有一儿一女,女儿与前夫已离婚,儿子在疫情一线工作。女儿感染新冠后,因为一直得不到救治离世家中。如今他与妻子、13岁的外孙女也被迫相互感染,仍然只能待在家里......

“万般绝望!急切请求为这个13岁的孩子住院治疗保命!”

这是一个77岁的老人,在生命摇摇欲坠之时,发出的一声求救呐喊。


一个小时前,他发了第一条微博动态,只短短写着一句:你好。

他似乎将微博当成了微信,以为在这上面说什么话,需要先礼貌地与大家打声招呼,收到回应后才好接着说话。


在求救消息发出的第二天,他们受到了各方关注,被安排入院治疗。

账号也交给了老人的外甥女,更新着他们的后续情况。

故事的结局是,老伴和外孙女健康地活了下来,老人救治无效去世。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老人是如何在病毒扼住生命之时,拿起智能手机下载陌生的微博,忐忑地打出一句“你好”,笨拙地发出一封求救信。

我们也无法想象,如果他没有在绝望关头努力尝试,发出那句你好和那封求救信,这家人的结局又是如何?


去年河南暴雨期间,一份“在线救命文档”成为被困于洪水中的市民的生命希望。

这份救命文档的价值不言而喻,但是我们也不禁想问,有多少老人知道什么叫“在线文档”?如何填写那份“救命文档”?

或许,他们至今都不知道这样一份文档存在过。


那个武汉老人,他是退休老师,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应当比大多数老人都更好。

但他或许根本不太能理解和相信,这条消息发出去后,他们为何就能得到救助。

仅仅只是孤注一掷般,在为老伴和外孙女的生命奋力一搏。

更多老人,根本不知如何奋力一搏。


03▼
数字难民,指那些不会使用高科技手段,因为数字技术革命而陷入生活困顿的群体。

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因为年龄和收入、受教育程度等问题被现代生活排除在外。

而疫情,让这样的老人更加举步维艰了。

当然,这个数字时代让老人无所适从的, 更多的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琐碎。

一对老年夫妇交个话费跑了十几个营业厅,只是因为工作人员不收现金;


因为买不到车票当众下跪大哭的老人……


行动不便的老奶奶为了激活社保业务,被家人艰难地抱起来,只是为了完成自助柜机的人脸识别......


甚至有的摆摊老人,被啃老的儿子们偷换了收款码:微信连着大儿子、支付宝连着小儿子……

辛苦赚的一点血汗钱,全被“吸血”子女抢了过去。


去饭店点餐手机扫码就能完成;

网购能买更新奇多样、物美价廉的东西;

在打车app上输个目的地,等着师傅来接就好;

连租个房子都有一堆网站、应用给你提供详细信息。

生活几乎已全面数字化,世界的运行再也离不开网络,我们的吃穿住行也与网络捆绑。

老人身处庞大的数字网络中,孤立无援,成为一群“数字难民”。

他们很少有机会发出反抗的声音,只能沉默地接受,或者承受。


疫情放大了这一切:老人的不便,和老人的艰难。

频频冲上热搜的老人话题,以最直观的生活和生存困境,让所有人看到了高效数字时代下,这群被忽视和遗忘的群体。

我们为老人心酸落泪,或愤慨不平,所幸,故事的结局不止于情绪的泛滥。


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没有健康码的老人也能坐公交,赶地铁;

从购物、出行、社交到新闻,各类应用软件都陆续推出了“长辈版”模式,即“适老化”app。

文章开头的那位长春老人,已经被社区人员送回了家,也将食物送上了门。


这都是国家层面正在做出的改善。

而作为我们,还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着这篇文章的年轻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想有位网友说得很好:

关心好身边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他们看不懂段子,也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居住的楼栋里有这样的老人,敲敲门,关心一下,有余力的可以分一些物资给老人。


关心身边的老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他们。





来源:益美传媒

大大514 发表于 2022-3-30 15:05:45

健康码是哪个发明的?个人感觉没有一点用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可怜可怜我…老人在超市哀求:疫情3年,他们连正常生活都成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