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方言之“悉得”
吉安方言之“悉得”说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在此致谢!
在众多的吉安方言词汇中,有一个词即“悉得”使用较多。这个词的大意就是懂得其中关系与利害、晓得事情紧要处。“悉”就是知悉、知晓、了解、清楚的意思。“得”是动词尾缀,构成动作的进行时态。不过,笔者目下使用的“悉得”这个词,只是一种记音写法,实际上到底对应哪两个汉字,或许是“习得”,亦或是“识得”“析得”,一时很难确定。这也是方言词汇特别常见的问题:有音无字。
恰好,今天就有吉安文化界老朋友和我也说到此词。他说,这个词似乎应该写作“析得”,即愿意分利之意思;或者是写作“稀得”也行,明白分解稀释利益之意。但是,笔者很多时候觉得应该写作“识得”,即“识趣”“识礼”之谓也。“识”字在吉安方言里,发音就是“xi”,第一声。“识得”的意思,就是晓得个中关系和其中利害的问题。通过交流,那位朋友也感觉“识得”更接近吉安这个方言词的本质。
“悉得”这个词在吉安曾经是一个雅俗共赏、老少咸知的方言词。当然,这个词多数时候是用其反义词,即在其前加否定性的“不”字,也就是“不悉得”,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懂得事情的关键所在,不晓得个中的利害关系。“不悉得”经常用来批评某人不懂一些事情中游戏规则、套路、潜规则,或者故意装作不知道,从而不行动、不付出的作为。比如,有人帮助某人搞定了他自己搞不定的一个难题,其中也费了不少心力或者财物,但被帮助者对此无动于衷,或者知道了也没有任何表示。另一种情形就是,某人在紧急关头救下了某某或其家人,亦或者为其挽回了巨大财物损失,受益者没有及时表示感谢。那么,此人(援手者)或者旁边的知情人,就会生气地批评被帮助者,说:“狗戳咯××,忒不悉得哩!老子为几咯(吉安青原区等地方言词,意为‘他的’)事劳精费神,一瓶酒、一包烟都冇得咭!老子真咯是碰到了鬼!”当事人如果还继续装憨带孱,不作任何表示,那么这个人有可能名声就此坏掉,甚至是“社死”。
“不悉得”有时候也用在正在进行的事情之中。比如,某人要去办某事,遇到卡壳环节或者刁难的人,他自己百般努力不得其法,旁边有热心者或“见义勇为者”为其去运作,疏通,但需要付出财物才能达到目的,当事人也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个问题,但他却不行动、不表示,作壁上观,甚至想要坐享其成。那么,周围的人就会说此人“不悉得”“死了眼”。从而,这件事可能就此中止了。而此人如果又到处抱怨或哀叹事情难办的时候,旁边的人就会骂他:“怪得鬼,奈咯(吉安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等地方言词,意为“哪个”)要你不悉得!”闻此,当事人会悻悻地去补救,或者自认倒霉。
“悉得”“不悉得”的使用,笔者认为应该与中国传统之“知恩图报”文化有关。中国历史上,有特别多知恩图报的故事,甚至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的成语。同样,相反的故事,即不晓得知恩图报的故事也不少。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推崇“报恩”文化。“感恩”“报恩”理念源远流长,甚至有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之类的极端报恩故事。“感恩”“报恩”理念源远流长,如《左传》中的魏颗结操的故事(成语“结草衔环”源自此),《史记》中韩信“漂母一饭”的故事皆属此类。所以,我国甚至不少寺庙就叫“报恩寺”。正是这种民间文化的体现。现代网络的“爽剧”中满屏皆是这种“悉得”“不悉得”的故事。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报恩,那么其在社会上是很难吃得开。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切问题,总是需要有人帮助。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但是,收益之后“不悉得”,即不晓得感恩,可能就没有“下次”了。那些“悉得”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活得比较顺通;特别晓得“悉得”原理的人,就会如鱼得水。
毋庸讳言,我国民间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关系文化。何以言之?因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伦理文化,用专业术语说就是伦理政治型文化。何谓“伦理”?即人伦之道理。关键就是“伦”。伦者,关系也。我国传统社会有“五伦”一词。“五伦”本是指夫妇、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实际上,古人用的“五”是概数,即概括各种情形,如五音、五味、五色诸语皆如此。按照五伦理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就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既然是关系,就是相互的,也就是要讲究相互性。那么,一个人就要“悉得”,懂得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知恩要图报,即乡人所谓的“一礼还一报”。否则,将很难开展工作和生活。
当代文明中,我们做人办事依据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不再推崇关系运作,弱化了“报恩”之说。但一个人还是要晓得“投桃报李”文化,“悉得”“知恩图报”之理。毕竟,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报恩”之传统文化已然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我们必须“悉得”,不要“不悉得”。
静墨斋2024.11.19于古吉州城北郊
说了一大通,其实这个比哪里是吉安土话?明明是某个时候从南昌传过来,然后突然流传开的。类似的还有“发轮子”“丢缸”之类。 刚来吉安的时候不太会说吉安话经常被人说打官腔,那时是一头懵。
还有那个 接不住缸、接住了缸。 平整,不要多哇 alas 发表于 2024-12-09 23:30
平整,不要多哇
平整也是南昌传过来的,不是吉安土话,小时候根本就没这种说法。 就是识趣的意识吧 不明白 这还有什么争论的,明显就是识得,哪来的什么习得,稀得,析得更是扯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