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吉安,爱上麦地网!
  • 0

[教育学堂] “我从来不给孩子讲《海的女儿》这种童话”这位妈妈的吐槽火了

日光兰 发表于 2019-4-1 13: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
3354 3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这几天因为一位家长不经意间的一番吐槽,被热烈争议的网友刷上了热搜。

2bdf21627b61440e897c53008f7f6b94.jpg

      这位妈妈表示,从来没给女儿讲过《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
“虽然我还不确定我女儿听不听得懂这个故事和我说的话,但我当时立刻告诉她,别学小美人鱼,她们鱼类智力不高,你是人类女孩,你有脑子,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这位家长进而质疑,就为了一个只见过一眼的男人,付出太多,换取这样的爱情是否值得;认为王子公主式童话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因为“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期,也不是只能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75cb04a2b86e41e0bfdc889622dadf43.jpg

      用世俗的眼光重新打量经典童话,往往都能找到“违和”的不合时宜感。今天的中国家长,在解读经典话童话名著的时候,让孩子更加接近于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无可厚非。

437bfcf2b633440f814da016e1070ad9.jpg

      以《海的女儿》为例,这篇将近200年前出自丹麦的隔世之作,与今天中国家长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的诉求相比,都有值得重新阐释的意义。经典童话作为艺术作品,本身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物理空间、时间在变,必然会产生一种距离感。
      但是文学就是文学,童话毕竟是童话。它照见现实,又与现实保持着艺术的距离。今天的中国家长不“唯”世界经典童话,但如何不“畏”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超脱感的。否则这与“把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别无二致。
      这位家长例举的《龟兔赛跑》故事,也是这个道理。家长认为这个寓言很反智,告诉女儿,“如果你明知道自己是乌龟,遇到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兔子来挑衅,你不要和它比赛跑,你和它比游泳”。

ec1f03bc509545b1a184247700455218.jpg

      从生存学来讲,理是这个理,但确实俗了点。《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不是讲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也不是讲智商高低、争强好胜的制服术,而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朴素道理。如果这样的寓言都不能被今天的世俗所包容的话,人与人之间便只剩下价值、而不复有纯朴的价值观存在了。
      家长把这些经典的文学艺术拿出来,探讨与启发一下反向思维可以,但是一本正经地把这些都当成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歪理”来反对,不让孩子接触这样的经典作品,这恐怕就不是真为孩子好了,反而是给孩子打开一扇世俗哲学的窗口,却关上了经典的大门。尽管这些门外的风景,未必尽善尽美。

f9aacd6a9d0546db96c156c7b5647d60.jpg

      然而透过这场争论,带给社会的启示意义也是客观存在的。诸如安徒生童话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如何在让孩子欣赏到世界名著精华的同时,又能将这些文学作品诞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加以提示诠释,这是童书出版机构的新命题,也是应有之义。童话名著,因为时空转换、价值取向多元等因素,过去奉为经典的,很多慢慢积累了一些需要重新解读的元素。有些用今人的思维与价值观去衡量,也会有让人感到渐次不适的感觉。
      因此,既不让家长和孩子在名著的光环下囫囵吞枣,又不至于让名著的精华被世俗的目光所排拒,这是一项需要“补救”的工作。既补上经典童话与时代的节奏,又别错过这些长期沉淀的经典之美。

72bf23c568b94ac9bb0351e9cde0fbca.jpg

      要让孩子们不唯经典,也不畏经典。既不在经典的童话中幻想,也不要在世俗中自以为是。可以不像海的女儿一样痴情,但不要不相信爱情。或许名著带给我们的是启发,而非思维认知的全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3)
来自: 江西南昌
显而易见   某某小孩学喜羊羊与灰太狼   某某孩子学光头强      现象摆在眼前    妈妈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学童话故事里主人翁了   
2019-4-1 14:40:22 来自手机
回复 0
来自: 江西南昌
我顶这位妈妈
2019-4-1 14:40:50 来自手机
回复 0
弟弟打车 来自: 广东东莞
有点道理,公主王子在现实世界确实不存在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堪称经典的经典,又实在是太伤感 让人凄然泪下。。。。
动画片《小猪佩琪》拍得真不错,每一个情节、每一句对话 都体现生活的一种“真善美”,大度、淳朴、宽厚而爱人,适用于全球对真善美品德的通用评判标准。。。相对而言,国产的片,表现的内容  好矛盾好模糊啊,就说大头儿子吧,不是小的整蛊老的,就是老的说教小的,狡猾、用险、取巧、斗争、互相整蛊。。。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民族文化。
2019-4-1 15:19:03
回复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举报中心|联系我们|广告服务|法律声明|隐私政策|小黑屋|手机版|下载麦地网到手机|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5,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    赣ICP备07002050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admin@maidi.me  市长热线:12345

GMT+8, 2025-1-10 21:45 , Processed in 0.030096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