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欢乐已过半,同学们难得享受放松的自由时光。
然而,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大量的电信网络诈骗,正无差别的伸向未成年人。
诈骗分子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识骗能力弱的特点,诱骗未成年人上当。
真实案例一
10岁的小张是遂川县新江乡的一名小学生,暑期放假在家,时常会用爷爷的手机上网看视频。8月1日,小张在浏览视频时,收到一个领红包的弹窗页面,小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果真领到了5毛钱红包。
谁料,对方立即发来消息,称小张领取的红包涉及“洗黑钱”,需要配合调查,如不配合将会通知公安机关抓人。涉世未深的小张一听便慌了神,表示会配合接受调查。对方确认小张只有一人在家后,表示需要其家长的手机视频聊天核实身份,还需要缴纳一笔保证金,用于消除洗钱嫌疑。
小张在对方的远程操作和指引下,拿来其爷爷的手机,按照对方操作获取了手机银行验证码,随后张爷爷的银行帐户内1万余元被转走。
真实案例二
8月2日,遂川县新江乡15岁的初中生小邹,在家中用其父亲的手机浏览视频时,被一条“免费领游戏皮肤”的视频吸引。小邹联系对方并提交了游戏账号信息,对方发来二维码称“扫码即可领取”,但小邹尝试多次均未能成功。
这时,对方称因小邹操作失误导致账号被冻结,需要配合解封,否则就要罚款几万元。小邹信以为真,在对方指引下开启屏幕共享,打开银行APP、付款码等界面。一番操作后,小邹父亲银行卡内的资金被转走,后对方还指引小邹把转账记录、银行短信提醒等全部删除。
几天后,小邹父亲查看银行账户,发现资金已经被转走,询问下才知道是小邹为领游戏皮肤被骗,累计损失5000余元。
暑假期间
学生群体在家使用手机机会增多
诈骗分子经常利用“游戏”“明星”
吸引未成年人
请学生及家长群体要提高警惕
切勿轻易相信陌生网友
如有疑问请及时报警
来源:吉安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