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还是一叔伯辈的,十分难得的一对,严格意义上都不能算小三吧。前二年听老家朋友讲的一樊姓大叔的故事。以下称樊叔,和他好的姓王,以下称王姨 故事的脉络是非常简单的。王姨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时期,从上海下乡插队到我们当地,和村里唯一的高中毕业生,当时在大队小学当代课老师的樊姓帅哥儿好上了。樊爹是公社领导干部,一家根正苗红,颇有势力。樊叔为了和这个姑娘在一起,甚至放弃了上工农兵大学的指标……. 好了二三年,就定下了。由于文革期间,王姨父母都被打倒,我们当地也偏远,书信寄出数月,也杳无音信,王姨和樊叔应该已经那啥啥了,七十年代,农村人觉得那啥啥了,就必须得结婚了,没得跑,板上钉钉的事情,于是俩人欢天喜地,喜酒都在我们当地摆了,农村结婚很多时候程序有点乱,他们是先请酒,再准备去大队补办结婚手续. 不想,喜酒摆了俩三月后,手续还没办,王姨父母亲自驾到,死活不同意俩人在一起,后得知,也就她们结婚这前后王姨他爹解放了,不久就出来主持工作了。 据说当时王姨走的那天,哭喊声全村都听得见,当真是生离死别的景象,王姨爹妈嫩是把女儿带回了上海。倒是听村里老人说,樊叔倒是貌似镇定,一人自己关在里屋,不出来。 现在想想樊叔真不容易,估摸着心里想,不能耽误姑娘前程,强扭的瓜不甜之类的…. 从此樊叔在我们当地丢了大人,一直抬不起头来,各种风言风语,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之,说,命里就配不上人家,强求不得。 樊叔从此一蹶不振,意志消沉,在农村离过婚的男人,跟女人是个破鞋儿差不多的概念。二三年后,经人介绍和一大龄瘸女成婚,婚后育有子女。同回上海的“前妻”更没有了联系,从此杳无音信。 樊叔改革开放后,为了避开乡村流言蜚语,毅然举家迁往县城,做小生意为业,善于经营,为人诚信,生意逐渐做大,现在家业颇丰,在我们当地小有名气。 时光荏苒,转眼三十年,02年其妻因病去世,又过了二三年,身边亲友都劝他再娶一个,相伴终老,樊叔此时想起了远在上海的王姨,思酌了些时日,毅然决然奔赴上海,凭着仅知她的姓名,籍贯,嫩是找到了王姨。 王姨一家生活困苦,老伴瘫痪在床,需要照顾。未生育子女…….. 俩人长谈,问起当年事情缘由。王姨回上海后,被父母胁迫,闭居家中一年有余,家中长辈亲友轮番开导,父母以断绝关系相逼..一二十不到的小姑娘,没有扛住这阵势,百般无奈屈从了。当年王姨给樊叔曾有书信多封,樊叔收到后,为了成全心爱的姑娘,嫩是没有回过只言片语。、、、、、 王姨工作数年后,和同单位同事结婚,家人隐瞒了这段往事,婚后其夫嫌弃王姨婚前干下苟且之事,对王姨甚恶劣,吵吵闹闹几十年,一直至今…….. 不曾亲见,所以也不知道他们相见时候是多麽感人的情景…..此处省略一些文字。 只知晓,此后樊叔就此待在上海,帮扶王姨生活,照顾老伴,三年后,王姨老伴去世。此间又发生多少故事,不得而知。 再二年,10年,这对苦命夫妻终于从新登记成婚。王姨随樊叔回到我们当地生活…..
|